第15章 珪复帝业 (二)(1/3)

登国三年(公元88年)八月,北魏派九原公拓跋仪出使后燕,后燕国王态度非常傲慢。拓跋珪就要用兵教训他,拓跋仪:“据我观察,燕国君主年事已高,智力衰竭,太子慕容宝愚昧软弱,范阳王慕容德才干出众,非常自负,不是即位的年轻君主的忠臣。慕容垂死后,他一定会发生内乱。到那时候,才可以谋取。现在不是时候。”拓跋珪采纳了拓跋仪的意见。

登国九年(公元94年),后燕灭掉前燕以后(一山难容二虎,前已经涉猎,这里不赘述)乘势进攻北魏。

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浓、赵王慕容麟统帅八万大军,直驱五原(今内门古包头市)又派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另外率步骑兵一万为后继。

北魏长史张袞建议:“燕国一直陶醉于滑台(河南滑县)、长子(今陕西长治市)两次军事胜利的骄傲之中,现在倾全国之兵来交战,有轻视我们的意思。我们应当把我们的弱点全部暴露出来,令其更加骄傲。这样才可战而胜之。”

拓跋珪同意张袞的意见,率部众带着牲畜和家产渡过黄河,向西迁移一千多里,躲避后燕的兵锋。

后燕如入无人之境,顺利抵达五原,降服北魏旁支部族三万多家,收取田地里粮米上百万多斛(h),并且攻占黄河北岸渡口,建造船只,准备渡河,想一鼓气将拓跋珪灭掉。

八月,拓跋珪在黄河南岸集结部队,与后燕大军隔岸相望。

慕容宝这次出征真的运气太差:正打算驱兵渡河,可是突然刮起暴风将其数十艘战船刮到南岸,船上三百余名将士就白白送人了魏军。使慕容宝想不到的是,魏军又把这三百人给放了回来。

这时,后燕的术士靳安向慕容宝进言:“如今,天时不利。我们必定失败,赶紧撤兵,或许可以免除灾害。”慕容宝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呢?

靳安退出,对大家:“我们将要被抛尸野外,不能回归家园了!”众人虽然不信,但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拓跋珪派兵切断慕容宝与中山的联系。慕容宝出兵数月,一直得不到父亲的患病情况。拓跋珪把俘获的后燕使节押到黄河岸边,令其告诉慕容宝:“你父已死,你怎么尽快不回去奔丧继位呢?”

这又是心理战术。慕容宝忧虑恐惧,将士们也都震惊骚动。

后燕与北魏两国大军隔河对峙几十天后,慕容麟的部将慕嵩等人以为慕容垂确实已经去世,遂发动兵变,拥戴慕容麟为主。阴谋败露,慕容嵩等人全部被处死。内讧消弱了自己的力量,慕容宝和慕容麟之间由此开始互相猜疑。

十月底,天气一天天冷了。将士们单薄的军衣难抗寒冷,慕容宝下令,焚烧战船,在夜间暗暗撤军。

当时黄河虽已结冰,但尚未完全封冻。

慕容宝以为魏军无法渡河,所以没有派人监视敌情。

真是天助魏军。十一月初,暴风骤起,气温急剧下降。黄河河面很快结冰封冻。

拓跋珪决定率军渡河,留下辎重,只挑选二万轻骑兵快速追击燕军。

后燕大军撤退到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北五十里石匣子沟)东,忽然刮起了大风,一股黑气排山倒海般的从后面涌来,覆盖在军营上空。令人顿生忧惧。

随军著名僧人支昙猛,观察天象后对慕容宝:“阿弥陀佛,这股风来的猛烈,是敌兵来临的征兆,应当派兵防御。”

慕容宝觉得敌兵尚在黄河以南,距离甚远。所以对支昙猛的话毫不在意,只是撇撇嘴角。

支昙猛再三请求,慕容麟不耐烦了。怒气冲冲地:“秃驴这么啰嗦!以殿下(指慕容宝)的神武英明,军队有如此强大,足可以在沙漠中横行无阻,索虏怎么敢远道追来?而支昙猛竟然妖言惑众,扰乱军心,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冯太后传奇】最新更新章节〖第15章 珪复帝业 (二)〗地址https://m.zuimeng.net/49/494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