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剃度限佛(1/3)
入夜很久了,拓跋濬还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孔雀灯台上的烛炬,已经结了灯花。
一本奏折拿起,研读,放下。拓跋濬皱紧眉头思索着,又放在书桌上,站起身,焦急的踱着步子。
冯皇后端着参汤进来:“皇上,夜已经深了,您的龙体要紧,快把参汤喝下,早点睡吧!”
“皇后先睡吧,我能睡得着吗?”
冯瑛笑了笑:“有什么大事又使皇上犯愁?”
拓跋濬把奏章递给冯后:“你看高允的奏章。”
冯仔细地看过,思索一阵,才:“此本不虚。听我姑母,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6年),先帝去西安平息盖吴劫盗,在瑶先佛光寺中发现藏有兵器,怀疑寺中僧侣与盖吴暗中勾结。听从汉族大夫崔浩的建议,拆毁寺院,尽杀寺中僧众。又下令全国焚烧佛经,砸掉佛像,没收寺产,尽诛全国僧侣。只是父皇(景穆太子)笃信佛教,当时留守京城、接到祖皇圣旨后,迟迟不予颁发,反而报信让僧侣逃匿。这些幸存下来的佛教信徒,一直怀恨在心,暗地里广收僧徒,不可觑(q)。皇上要早日防备,不然劫乱在即。”
听了这话,拓跋濬也吃了一惊:“这……干脆朕颁一诏书。恢复全国寺院,让信徒们重新皈依佛门,岂不是一大善事?”
冯瑛连忙制止:“皇上万万不可,当年先帝灭佛,你冒然恢复,是对先帝的不恭。当年的老臣也不会赞同。再,几十万信徒皈依佛门,一下子少了多少农夫和兵卒呢?谁为我大魏交纳租税,谁去打仗,谁去种田呢?”
拓跋濬的脑袋都大了:“这……如何是好呢?”
冯思索片刻:“皇上不妨拟一诏书,放松对佛教的禁令,限制每郡只能建一座寺院。每院僧侣、大郡不得超过八十人,郡不得超过四十人,每寺选得高僧主持,由朝廷钦命。皇上,现大魏境内的高僧你知道是谁吗?”
拓跋濬牛气哄哄地:“朕日理万机,这破事朕怎么知道?”
“皇上,可请宫中王遇、张佑问询一下。”见濬点头了,对身边侍候的赵黒:“快去请王公公、张公公。”
很快,王、张二人来到:“拜见皇上、皇后。”
“朕问你们,现我大魏朝中,遗存的得道高僧可数得着谁?”
王遇久在宫中,见多识广:“禀皇上,在大魏现存僧侣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师贤活佛了。他原来就是华俨寺主持。当年先帝灭佛时,景穆皇帝特意报信与他。他潜入民间,蓄发还俗,四处以行医为名,宣传佛教,广揽弟子,更是声名远播了。”
张佑补充:“我知道还有一位高僧。早在太平真君年间,昙曜(tana)大师就受先帝委托,于云冈开凿石窟,雕刻佛像。太武灭佛时,他潜踪匿迹,但仍怀壮志未酬之憾……”张祐话绉绉的,可见很有化功底。
冯瑛见拓跋濬对二人的回答很满意,顺势道:“陛下,此二位公公对朝廷忠心耿耿,才高八斗,只是不幸沦落宫中。如是在郡县任职,恐怕郡守刺史也不止呢。陛下,二位封个将军之职,绝对不能您偏私。”
拓跋濬向来对皇后言听计从的,何况这是笼络身边的人,接口:“对,朕命二位为散骑常侍。王遇,为守朔将军,张佑安南将军。”
王遇张祐连忙跪倒谢恩:“谢皇上、谢皇后。”
冯瑛顺势敲打一句:“皇上给二位加官进爵,二位公公如愿吧!只要二位忠于皇上,本后有言必果。如若心有二志,脑袋与身体可只隔细细的脖子的!”
二人果真缩缩脖子,脊梁上一阵发冷。
拓跋濬心思不在这上面,急问:“我的皇后啊,别尽离题的话,这僧侣之事咋办?”
“二位公公请回房休息吧!”商量军国大事,还是避过下人的耳目为妙。冯瑛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冯太后传奇】最新更新章节〖第50章 剃度限佛〗地址https://m.zuimeng.net/49/494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