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走马观花的换(2/3)
时日尚短,但是功绩斐然,远非供事多年的赵俊能比,至于杜泽、刘中质二人,他们升任侍郎还不到一年,说他们资历丰富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
茹太素说完,张宗艺几人立即向他投来愤怒的目光,心中痛骂“李党奸佞”。
这几年朱元璋屠刀舞得飞起,朝中各部重臣走马观花似的换,就连六部尚书这种要职,也是少有干够一年的,尤其是吏部和户部,更是一年换好几个,直到现在也没稳下来。
张宗艺刚才提的这三个人,除了赵俊确实在侍郎的位子上干了不短的时间,其他两人也是刚升上来,张宗艺说这两人供事多年也没错,只是他们以前都是各部的小官而已。
“哼,李伟虽有功绩,但他年纪轻轻,行事莽撞,做起事来更是不守规矩,朝廷岂能让这种人担些重任?茹尚书,你不要因为自己受人恩惠,就徇私胡言!”
张宗艺冷哼一声道。
茹太素顿时脸色涨红,高声强调道:“我只是实话实说,绝无徇私之意!陛下,李伟做的那些事您是知道的,像督造火枪火炮、改善方法提升工部做事效率,还有创建了掌行司印制新钞,稳住了宝钞的同时也为朝廷解决了度支所需,这些哪一件不是功在社稷的大事?李伟绝对有资格当这个尚书!”
朱元璋闻言也是轻轻点头:“嗯,李伟确有才能,而且薛祥致仕时,也是向咱举荐的他。”
张宗艺一惊,连忙开口道:“陛下,李伟虽有才能,但还是太年轻了些,还是让他再磨砺几年才是!”
朱元璋眼神微眯,将目光扫向勋贵之中,轻声道:
“你们觉得呢?”
这些勋贵虽然大多都是在五军都督府挂职,但是除了军务,他们也有参与政事的权力,虽然无实职,但也有资格进言献策,以及举荐人才等。
此刻既然朱元璋问了,众武将自然可以畅所欲言。
如今徐达出镇北平,傅友德征云南未归,站在勋贵前列的也就剩冯胜与汤和两个国公了。
汤和本事不如徐达,但是论到忠心他却犹有胜之,刚才朱元璋已经表明了态度,他当然不会有二话,立刻出言赞同道:“臣觉得李伟这小子可以,让他当工部尚书挺好!”
朱元璋微微颔首,对此并不意外,然后又将目光看向冯胜。
冯胜虽然不似汤和这么会拍马,但也跟着恭声说道:“全凭陛下做主!”
两位大佬出言赞同,按理来说其他的小辈武将跟着附和两句就行了,然而今天却不一样。
在张宗艺等人焦急的眼神注视下,蓝玉率先出声反对:“陛下,李伟此前曾有多次不法,殴打下属、煽动工匠作乱,擅权之事不胜枚举,此人实在不适合委以重任!”
“哦,是吗?那你觉得谁适合啊?”朱元璋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问道。
“当然是赵侍郎,赵侍郎身居要职多年,兢兢业业从无疏忽,正该委以重任。”
“你还挺了解他的嘛?”
蓝玉心中一凛,知道自己说多了,又赶紧改口道:“臣也只是略有耳闻。”
朱元璋轻笑一声,也没有追究,而是继续向其他人询问。
张宗艺四处走动,以亲卫和检校的无孔不入,他自然不会不知,他今天倒要看看,张宗艺和赵俊煽动了哪几个武将帮他们说话。
众勋贵三三两两的答话,曹兴张温等几人依照先前的约定,跟着蓝玉附和了几句,不过态度明显不如蓝玉这么积极,其他人则多是像冯胜一样,一句但凭陛下做主敷衍过去。
众人表达完了各自的意见,都将目光落在了朱元璋身上,等着他作出圣裁。
朱元璋环视众人,突然叫道:“余熂!”
众臣之中,没什么存在感的通政使余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最新更新章节〖第266章 走马观花的换〗地址https://m.zuimeng.net/494/49471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