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崖山之后无孔家(2/4)
所言“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乃教化万民之语,非孔家治世准则。>
纵观孔府历史,越是外夷戎狄,越是恩赏有加,元成宗上台后封孔丘先生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顺治皇帝当政之初,更把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使这种逐步的吹捧,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孔府也跟着沾光无限。>
事实上孔府有时还是知恩图报的,比如清廷被推翻近百年后,孔府依旧牢记大清恩德。>
他们穿着旗袍马褂给祖宗上猪头,据说直到现在,孔家用于排辈的字还是乾隆所赐的呢!>
后世倭国入侵时,山东孔家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孔家历代都为统治阶级服务,各种受封,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封建阶级的中坚力量,不管鞑子元清,谁来都一样。>
倭国作为封建帝国,当然不会犯傻,过孔府的时候没有大动作,直到西方科学进入华夏的时候,主要反对力量就来自孔家腐儒。>
1937年,倭国大举侵华之前,衍圣公孔德成诗兴大发,鼓吹化学和倭国“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
在曲阜陷落的前一天,孔德成被“护送”出城至武汉,随即发表抗倭宣言,态度转变之快让人诧异。>
留在曲阜的孔家代理人,却做实了汉奸的称号,汪伪建权却进表称颂,终日与倭国驻鲁军官把酒言欢。>
1938年,曲阜沦陷,孔令煜立即宴请倭国入侵头目田嵨、久保添、冲田、鲇川、漆谷、奈良等人,以加强“华夏倭国友善”。>
所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孔子的后裔们为代表的儒家,不仅仅担任了倭国侵略华夏的副手助手的角色。>
而且还承担了倭国对华夏进行军事侵略,以及政治迷惑的文化政策顾问等,这类的重要角色。>
大肆宣扬华夏面对倭国应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尊崇和祭拜孔子,也成为了倭国入侵必须进行的重要手段。>
当然,孔子并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他的后人完全变质,每次王朝更迭时,他们都会成为率先称臣的急先锋,前朝皇室对他们的恩宠,被他们全部抛到九霄云外。>
大明若想彻底复兴,这种人非但不能用,还必须要除掉,不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他们立即开始左右逢源……>
朱慈烺先看几封山东锦衣卫送来迷信,又拿起几封在建奴皇宫中搜到的迷信,这几封迷信乃是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和皇太极来往的书信。>
皇太极还未建立清朝时,双方暗中就开始眉来眼去,皇太极登基自封皇帝时,清朝这个名字还和孔家有一定的关系。>
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举行了一场极其隆重的登基大典。>
他正式颁布诏书,废除“后金”国号,改国号为“大清”。>
为什么皇太极建立的这个政权,叫作“清”呢?>
“金”是历史上女真人建立的国家,努尔哈赤用“金”作为自己的国号,既有继承金国事业之旨,也有团聚女真各部之义。>
然而,随着皇太极的上台,以及领土越扩越大,“金”这个年号,就严重制约皇太极的发展。>
皇太极如果想大干一场,就必须利用汉人,他很清楚中原汉人对于“金国”的痛恨和忌讳之情了。>
毕竟,对于一个中原汉人而言,只要一看见这个“金国”,就会想起跟其对抗的两宋,进而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
就是导致北宋亡国的“靖康之耻”,以及那段永载史册、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733章 崖山之后无孔家〗地址https://m.zuimeng.net/496/49622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