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底层人的无奈(2/4)
/>
大娘上下打量了一番朱慈烺几人,看穿着乃是有钱人,她皱眉道:>
“没有饿死已经不错了,哪像你们这些有钱人……”>
朱慈烺暗暗摇头,看来百姓过的不如意,心里有些抵触有钱人!>
“听说你们这里产盐,我们想来买些盐,大批量的,不知大娘能不能介绍一下?”>
大娘眉头一挑,试探性的问道:>
“你们是盐商?”>
朱慈烺笑道:>
“我们是正经商人,合法交易,你们这里出产的盐我可以全都包下来,四两银子一引如何?”>
“三两一引?”>
大娘听后,不再搭理朱慈烺,继续洗衣服!>
作为产盐地之人,大娘并不是一无所知。>
按正常的收购价格,一引盐也就在二两到二两五钱白银左右。>
眼前这位公子一下子给到了四两,这哪是正经商人啊,简直就是信口开河……>
朱慈烺来之时,也大致了解过盐业的生产链和行情,知道盐业生产组织分场、团、灶三级。>
场事管理机构,也就是俗称的盐衙门,官员称盐课大使,各盐场、盐池、盐井处都设有盐课司,为基层盐务机构。>
盐课大使是正八品官员,掌场、池井生产及盐税征收事宜,受运同、运副分辖,并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
团是盐民集居之地,各灶户聚于一团之内,并设关防其漏私,沿海不少地名就是以“团”命名。>
灶就是灶户,设灶煮盐的人家,灶丁即烧盐者,这大娘丈夫就是灶丁。>
虽然不直接卖盐,但这里人基本上都知道盐商给的价钱。>
万历年间,朝廷实行的折色法,日子虽然说是苦了一点,官府的加派多了一些。>
那时大伙儿也能将就着过得去,一年下来多少还能有些余银。>
自从朝廷推行了这盐纲制,大盐商们代接了盐课,就全变了。>
这里产出的盐只能由黄家来收购,刚开始一引盐他们能给一两多银子。>
谁知后来越给越便宜,先是降到一两,如今只给了七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朝廷公布征收商税后,黄家已经来人通知,今后黄家只给七钱一引。>
羊毛出在羊身上,朝廷征收商税后,交税的还是他们这些最底层人。>
盐商不但没有损失,反而趁机大肆压榨制造盐的灶户……>
盐商买盐很便宜,卖出却很贵,灶户被压榨的日子基本上没法过了。>
近几年来,几乎年年有人逃跑,听到黄家把一引盐的价钱降到七钱,一下跑了好几十户。>
当然这些只是大娘心里想法,朱慈烺此时并不知情。>
朱慈烺给农民分土地,就是想让农民日子好起来,没有想到产盐的灶户日子也如此艰难!>
看到大娘不屑的眼神,他悄悄给胡宝一个眼神。>
胡宝立即领会皇爷的意思,立即摸出五两银子上前递给大娘:>
“大娘,有些事我们想打听一下,希望你能如实告诉我们,这是奖励!”>
看到银子,大娘顿时眼前一亮,但并未伸手去接。>
她一家人干一年也存不下来五两银子,很多灶户一辈子都难以存到五两银子。>
来人出手就给她五两银子,事情肯定没有说的那么简单,大娘看看胡宝语气缓和很多,她停下手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843章 底层人的无奈〗地址https://m.zuimeng.net/496/49622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