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发现金矿(2/3)

算招募至少三百人。

烟台的教育其实也不弱,1865年到1866年,来烟台传教的美国传教士郭显德就先后办了男女西式小各一所,之后合并成一所,取名会书院。到现在,洋人在烟台办的校已经超过了五十所,烟台受过西方教育的人才,一点都不比北京天津少,在整个中国,也就是上海比烟台强一些,广州也只能比肩。

只是烟台的大教育比较落后,由会书院虽然号称大,但是还不很完善,真正完善是袁世凯应慈禧懿旨以会书院为班底,开办的山东大,但是此时因为慈禧和光绪之死,袁世凯并没有开办山东大,这也算是一个影响了。

虽然大不太有名气,但是烟台本地的小、中教育还是比较不错的,所以杨潮才有条件招募三百生。

去北方招人交给了王求,去上海的则交给了潘训,烟台本地能量很大的李伯轩的侄子,李思第去办,相信一定不会有负杨潮所望。

杨潮本人呢,则去了东营村谷仓处,其实谷仓是杨潮的叫法,当地百姓乍看到这建筑后,此时已经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做大石房。

大石房的外形一点都没有变化,依然是粗粝的花岗岩外貌,围成浑圆的筒体,上面是一座草帽状黑色屋顶。

不过里边却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趴在屋顶的飞船这些日子可不光光只是晒太阳,数以百计,胳膊粗细的机械触手一直没有停息的在石壁上大洞,此时石壁里面早就是密密麻麻的网状了,但是这些网状却不是空洞,里面是有填充物的。

填充物是钢铁,优质的钢铁。

一些触手钻出洞来,一些触手喷出炽热的钢水,凝固后就在石壁中形成了一层钢网,让这座建筑几乎成为一座钢筋混凝土堡垒了,当然钢筋是有的,混凝土是用石头代替了而已。

不止如此,在外人看不见的地下,还另有乾坤,这座建筑地表有六米,分为两层,但是没人知道的是,地下也有一层,三米的大地下室。当初修建的时候,石头的来源就是融化地面的泥沙,因此地上有多少石头,就从地下挖出了多少泥沙,早就形成了一个大空洞,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地下室。

这个地下室,此时还没有人知道,杨潮也不打算让人知道了。

“收获不小,但还远远不够啊。”

飞船主体在施工的同时,机器人老九也没有闲着,早把外海打捞了一遍。

唐宋时期登州就是通往朝鲜、日本的商港了,一度极为繁荣,到了元代才中断,因此海里自然会有大量的沉船。

可惜大量的沉船上,无非也都是瓷器、丝绸之类的,装运白银的极少,清空了整个莱州湾,也不过得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当然跟这里是出口港有关,如果沿着航线一直到日本,肯定发现的更多,但是杨潮此时没有时间。

“还有一处金矿,可开采黄金二十吨,第一年大概可以开采一吨,第二年递减到一半,第三年以后三成左右。”

老九耐心的汇报这些天的发现。

金矿的发现,让杨潮喜出望外,招远就有金矿,靠近招远的海底有金矿也不让人意外。

只可惜这座飞船是考察船,虽然功能齐全,修复能力达到原子级,但是采掘能力不强,而且采掘能力是根据矿产品味来推算的,招远虽然产金,但是也不是高品位金矿。

其实地球上金矿大多数都在海底,后世科家计算,每年仅仅掉落海洋中的太空陨石含金量就有3500多吨。不止如此,仅仅是溶解在海水中的黄金就有5500万吨。仅仅黑龙江每年冲进大海的金沙就有8吨以上。

飞船有能力将海水中溶解的黄金提炼出来,只可惜速度太慢了,单凭提炼海水,一年都没有多少公斤,所以还是得靠金矿,海水中溶解的黄金只能可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国崛起1900】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六节 发现金矿〗地址https://m.zuimeng.net/50/505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