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附故事两则(2/4)

虑的?难道继续玄武门继承法?

答:先说结论。老子英雄儿子狗熊是普遍现象。仅以我的体验——三户之内,必有儿女不成器。教儿子不要早恋,儿子高中偷吃禁果,霸凌同学,欺负同桌。让女儿别当烂裤裆,女儿谈个男朋友就给睡。让儿女这样,儿女偏要那样,还要教训你:“你不懂!”对父母的教育阳奉阴违、貌恭敬而心不服的儿女广泛存在。

主角的儿女不成器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李圣造人行动从不松懈,故推为必然事件。

各位跟老父亲闹过矛盾吗,肯定的,而且不止一次。把老母亲气哭、气昏过吗,必然的。

包括我。

故,主角的儿女不成器,总有那么竖子仗着娘舅母族或者自作聪明跟他机关算尽打擂台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一窝全是孝子,那是童话。何况涉及到皇位。

另外,继承人所继承的局面是也不一样。

所以太子是谁,还有得说法。

而我呢,就基于以上我的推论设计推导剧情。

五,你这书里,大头兵怎么出口出章,那么高的文化水平?

答:你们是拿对宋、明、清丘八的印象去套唐军了吧。这里解释一下原因。一,所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代,军人还不是后世被人排斥、厌恶的职业。在募兵形势下,加入军队的既有破产农民、世家贵族子弟、小地主,也有投笔从戎的士子,甚至还有和尚、乞丐、逃犯。

王建,偷牛贼。

钱鏐麾下的顾全武,觉得当和尚没前途,当兵,结果从一介大头兵奋斗到官至太保。

李罕之,更是个传奇。少年时当儒士,志在考进士。读书读不进去,落发为僧,一次游方到汴州,在城门口从早到晚蹲了一整天没要到饭吃,大怒!乃掷钵于地,毁僧衣,亡命为盗。

土匪当腻了,又当兵。

成汭,先是逃犯,复为和尚,再为马贼,再当兵。

韩建,衙兵世家。

一句话,军人来源复杂。你随便揪个大头兵,是文盲不稀奇,但人家跟你聊起历代政治得失,你也不要惊讶。

其次,对于祖辈世代从军的武夫。以这会武夫的从军待遇,家庭条件都不差,弹弹古筝,画个画,读读诗词歌赋,大多数都玩得起。王师范老子王敬武,淄青小校。但你看王师范的文化水平,几个读书人赶得上他?

不要因为他是武夫,就认为他是文盲,就天然的把他们和文化人对立开来。

事实上,我阅读两唐书、资治通鉴,很多大头兵的兵变方案、兵变发言、即兴演讲能力令人震惊,其思维缜密、语言犀利、对政治的认识,完全和之前汉魏南北朝、宋元明的军人是两个物种。换个时髦的词——属于高学历武夫。

本次答疑完。

另附两次兵变,给大伙见识下武夫风采。别说魏博了,魏博不够看。

一,出丧。

唐德宗贞元八年,宣武节度使刘玄佐薨,朝廷欲自委新帅,以陕虢观察使吴凑移镇汴州。但怕出麻烦,于是事前遣使密问监军、行军司马:“吴凑可乎?”

监军孟介、行军卢瑗曰:“便。”

吴凑遂赴任,行至虎牢关,汴州衙兵让他等一下:”刘帅马上出葬了,等我们给他办完丧事你再来。”

行军司马卢瑗觉得不像话,没同意,坚持先迎新节度使。

于是——“将士大怒!”凌晨,衙军全副武装一路破口大骂开进罗城,将刘玄佐之子刘士宁抓到帅位上坐好,然后七手八脚给他换上黑色孝服,呼为留后。

随后——“执大将曹金岸、浚仪令李迈,曰:‘尔等皆请吴凑者!’遂脔之,唯卢瑗获免。”

衙兵们把把曹金岸、李迈两名文武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上命昭唐】最新更新章节〖答疑附故事两则〗地址https://m.zuimeng.net/505/50574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