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战略僵持

江夏、文聘、荀禹、荀氏……

先帝曹丕都已经快和颍川士族负距离了,打仗的将军们难道就不会有样学样了吗?

想到这里,曹睿叹了口气:“朕刚刚只是忧心前方军事,是朕失言了。”

曹真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反倒是司马懿见场面沉默下来,正欲主动开口劝解。

显然,如人精一般的司马懿,已从皇帝的话语中发现了某些反映了皇帝真实内心的细节。

皇帝先是提到‘文聘讨好荀禹’,又接着提到‘文聘讨好颍川人’。

如果司马懿所料不错,皇帝只见过荀禹一次,谈不上什么个人好恶。文聘在江夏坐镇多年,身为前线统兵大将,皇帝也没有理由去厌恶。

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皇帝心里不直颍川士人很久了。陈群出镇荆州,难道也有他出身颍川的缘故吗?

皇帝似乎讨厌颍川人?司马懿在心中默默的将这件事记下。

司马懿说道:“陛下,臣知道陛下在担忧前线将领结交权贵,但臣以为此时不需过分担忧。”

曹睿看着司马懿,眉毛微微扬起。

司马懿继续陈述到:“臣以为,文聘在江夏镇守十聘久在边境,对朝中之事所知不多。陛下登基不久,文聘远离洛阳又对陛下不甚了解,心中定是惶恐。”

“如今有御史前来江夏,又恰逢其会算上些许军功,文聘确实有讨好荀禹的成分,但文聘想讨好的,实际上是陛下您啊。”

这种顺耳的话从司马懿的嘴里说出,曹睿还不太适应。可能曹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现在对前线的战事过于紧张了。

经常穿越的朋友都知道,穿越后的第一场战争或者战斗是最关键的。

曹睿表面上觉得此次孙权进犯,按历史走向将会无关大局。

但其实在内心深处,担忧的不是一点半点。

曹睿没有看档案的时候,觉得魏蜀吴三国都一样菜,守住稳稳发育静待天时,待兵精粮足一波平推,统一就是了。

但当曹睿看了魏 事的档案后,用四个字描述的话,真的是触目惊心。

无他,魏国打的败仗太多了。

更准确一些来说的话,面对蜀汉和东吴,在大的战略层面,魏国就没赢过。

这不是危言耸听。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击败曹军,这个世人皆知。

但建安十三年、十聘出于好心、还是让曹睿不要总防着颍川士族。

就在几人商谈前线战况之时,钟毓捧着一张长长的卷轴,缓步走入了书房内。

钟毓施礼道:“陛下,边防舆图已按您的要求绘制好了。”

曹睿点点头,在桌案上将这张长长的卷轴展开。卷轴长宽约有一人双手展开的长度,平摊在桌面上,魏国山川地理边防要塞,皆显现在其中。

钟毓在问候了曹真和司马懿后,退步站在了书房的角落里候着。

曹睿摆了摆手,示意曹真和司马懿两人上前来。这两人一文一武,更别说司马懿在军事策略上还别有造诣。

“大将军、司马卿,这是朕命侍中和散骑们新制的大魏边防舆图。”

“两位不妨上前一观。”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更新章节〖第37章 战略僵持〗地址https://m.zuimeng.net/508/5081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