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开局先声夺人(1/4)

一声哨响,双方球员进场站在了跳球的中圈周围。

老生跳球由高成中出任,新生就由最高身高的张海生出马了。

其实陶要武他们老生还不知道,秦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是快攻上篮。他的上篮技术在整个市代表队都是一绝。速度快,最后一步腾空远。几乎都是踏着葫芦顶线(罚球圈的外弧线)腾空上篮的。无论哪一级比赛,在快攻中,秦关的上篮命中率几乎就是100%,印象中就从来没有失手过的。特别是令观众不能忘记的是一次对阵冬训来访的一支部队全国甲级球队的比赛,秦关快攻面对对方防守球员两米身高的中锋,也是一个飞燕凌空的左手单手摇篮,从罚球线外腾空上篮得分。上篮下地后,巨大的前冲力刹不住,令他抱住双柱篮球架的左铁柱转了两圈。

全场观众为此鼓掌几分钟不停。对方的两米中锋也看着秦关不解。这样一个身高不高的小个子,怎么就能跳得这么远?

其实一般人不懂,对付高个球员防守上篮,跳得高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因为对方绝对身高摆在这里,弹跳再好也无法超越人家两米身高的空中封盖。

但是跳得远就不同了。像秦关这种腾空五米以上距离的上篮,再高的身高,如果不是及时后撤一步,也是鞭长莫及的。所以在比赛中,小个子球员对付高大球员防守上篮,都是采用要远不要高的。黑人球员艾弗逊就是一个典型。不过70年代电视机还不普及,学院也就是在礼堂放着一台20寸的黑白电视机。比赛就看不到了。艾弗逊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现在是70年代,艾弗逊应该还刚刚出生吧!

秦关的上篮技术主要是从当地一个优秀老球员那里学的。当时秦关在业余体校训练,这个老球员是体校客串教练。

另外,上篮的助跑也是关键。一般人上篮总是象跳高似的助跑:一个大步后的一个制动小步才腾空上篮。身体有明显的助跑起伏动作和减速,这就给防守者创造了合理封盖的基本条件。冷静的防守者容易判断其腾空时间和路线,也有时间进行封盖他的最后一步。如果身高、弹跳占有一定优势,一记“火锅”就此形成。

所以一个小个子的快速上篮高手首先必须打破这样的上篮规律,使防守者无法判断自己上篮的腾空时间和路线,绝对不给防守者留下封盖的时空,在高大防守球员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上篮已经完成。这点秦关深有心得。他的上篮助跑完全没有“助跑起伏动作和减速”,而是类似于跳远动作,快速助跑两小步马上腾空上篮。几乎所有的防守者都还处于全力跟随于他的快速移动中的时候,他已经腾空上篮了。加上这种上篮类似于跳远,腾空不一定很高,但是必定足够远。高大球员有绝对高度,但是未必及远,所以对他的上篮毫无办法。这就是上篮“远”的优势。小个子的快速上篮应该重远不重高!

但是这种上篮动作前冲力很大,很难控制上篮的篮球前冲,一般人这样上篮命中率都是很低的。但是这是秦关的一个绝招,他弹跳力惊人,空中控制身体能力极强,命中率很高。在比赛中能够应用自如,极少失误,常常令球队教练都不能理解。但是他却还没有形成理论,所以有时自己为什么能够这样做自己也不太清楚,完全就是在实际比赛实战中形成的技术动作。有时就干脆归结为自己超人的弹跳力了。

秦关这个高超的上篮技术,在入学的几天中根本没有在学校球场显露过。所以老生们对他这个特点也没有提防。

比赛的跳球准备开始,双方球员围在了中圈周围。秦关自然地占据了左前边的位置。

由一个老生担任的主裁判双手将篮球向高成中和张海生的中间空中高高抛起,高成中和张海生同时跃起,张海生在身高手长上略占优势,将篮球向秦关的头顶方向推出。欞魊尛裞

秦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农兵学员】最新更新章节〖第17章 开局先声夺人〗地址https://m.zuimeng.net/508/5086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