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路上的大保底(3/4)
主、液压备份。
俾斯麦号战列舰拥有12个高压瓦格纳锅炉,两两并排放置在6个水密隔舱内,蒸汽输送管道直接穿过同样位于穹甲下方的副炮弹药库舱段通向3个主机舱,每个主机舱内安放着1台涡轮蒸汽轮主机,每4台锅炉同时向1台涡轮蒸汽轮主机提供动力。
军舰动力主机为3台蒸汽轮机,单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5400马力,3台总功率达136200马力。每台主机驱动一个螺旋桨,螺旋桨直径4.7米。
此外在过渡舱内有蒸汽输送转换装置,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交叉提供动力。
俾斯麦号的动力系统设计功率为138000马力,实际稳定输出功率为150170马力,极速输出功率为163026马力。
在战列舰装甲方面,几乎可以吊打之前的两种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采取了介于全面防护和重点防护兼顾的设计。
俾斯麦号拥有穹甲(即有明显弧度并且延伸到舷侧的穹顶状装甲)和较强的320毫米厚主装甲带构成了较强的舷侧防护,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让穹甲和垂直装甲共同参与了侧舷方向的防护,而非完全沿袭了一战时的穹甲设计。
但是,穹甲的高度有限,重要设备又不敢布置在穹甲之上的部分,因此这种设计浪费了舰内的大量空间和一些吨位。
穹甲之上的上部装甲防御力不足,在远距离交战中穿甲炮弹有可能将上部装甲区击穿,更重要的是水线下区域的防御力也较差。
“俾斯麦”号与联盟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对战时,被击中后漏油减速伴有左倾和艏倾,最严重时右侧螺旋桨顶端出水空转。
相对于主装甲区高度接近6m的黎塞留级战列舰,仅有4.8m的俾斯麦号经常和纳尔逊级一起被称为皮带式主装甲带。
俾斯麦号战列舰吸取了沙恩霍斯特级的经验,船体结构的焊接量有很大的增加,达到了95%。俾斯麦全舰分为22个主水密隔舱段,从第3到第19舱段为主装甲堡区域,保护了70%的水线长度和85~90%的浮力以及储备浮力空间。
帝国的科学家们在俾斯麦号巨大的舰体主装甲堡内纵向和横向上安装了多重装甲和水密隔板。
俾斯麦号的防雷隔离舱在舯部深5.5米,向舰尾方向逐渐减至5米,向舰首方向逐渐减至4.5米,由22毫米t52船壳、空气舱、18毫米t52油舱壁、油舱、45毫米主防雷装甲板、8毫米t52防水背板构成,为两舱四层钢板的布置结构。
整体上看,除了弹药库舱段的布置相对还算严密以外,与同时期其它国家战列舰的防雷结构相比较,俾斯麦级的结构要简单得多,设计要求也不高,仅仅为抵御250千克炸药的水下爆破。
但帝国海军在关于“提尔皮茨”号损失的222-45号技术报告上指出它的能抵挡300千克第国烈性炸药的水下爆破,可以认为这是该级战舰防雷系统的实际准确防御水平。
俾斯麦号没有设置两用甲板,它们采用了装甲甲板和水密甲板分离的传统布局。
由于在舰体横向上布置了厚重的上部舷侧装甲和上装甲甲板,俾斯麦级位于机舱和弹药库上方的舰体水平结构有三层,第一层由柚木上甲板、50-80毫米h装甲甲板、10毫米t52水密甲板、第一主构造梁构成;
第二层由20毫米t52水密甲板(即第二甲板)、第二主构造梁构成;
由于在上甲板下方布置了第一主构造梁,并在第二甲板下方布置了第二主构造梁,使该舰拥有双层舰体上部主构造梁。
第三层是该舰上为数不多的创新设计之一,在80~100毫米h水平部分装甲甲板的下方是20毫米的t52水密甲板,再往下并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txt下载】最新更新章节〖第135章 路上的大保底〗地址https://m.zuimeng.net/508/50899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