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赵忠的手段(1/2)
曲终人散。
这一场喜庆的宴会,对于刘辩而言本应该是相当高兴,可是他却一直高兴不起来,脑海中一直都是袁绍舞剑的画面。
“袁绍,袁绍..”回去的路上,刘辩不停喃喃这个名字。
“高望!”刘辩召来一旁的高望。
“殿下。”
“附耳过来!”刘辩招呼到。
高望依言附耳,刘辩附在他耳边轻声道:“去查一查袁绍,将能查到的一切全部查出来。”
高望闻言,悚然一惊。
“怎么,有困难?”刘辩皱眉道。
“殿下,这只怕..”
高望还未说完,就被刘辩当即打断:“让你去你就去,孤心中自有分寸!”
“喏!”听到刘辩的不奈,高望心中一惊,心知自己逾越了。
“小心谨慎些。”
“喏。”
吩咐完之后,刘辩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对于刘辩的吩咐,高望现如今都不敢打丝毫折扣的去执行,关于袁绍的调查,很快就整理了出来。
“殿下,都查清了。”
“拿上来。”
刘辩对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过是历史课本和《三国演义》,再加上只言片语,并不精通。但是,对于几个主要人物的历史事件,大致还是有些了解的。
回想起后世关于袁绍的种种记载,再看看手中的这些资料,完全可以断定:袁绍,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分的存在!
殿中,寂静无声。
“烧了吧。”看完之后,刘辩递到了高望面前。
“啊!这..”高望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忙道。“喏!”
高望转身离去,将纸张丢到了火炉中,等到全部被烧之后方才回到刘辩跟前。
“高望,你说袁绍是个什么样的人?”刘辩突然问到。
“这..”高望犹豫再三,小心看着刘辩答到。“袁绍,乃是世间知名的孝子。”
“是啊,他是孝子。”刘辩面无表情道。
袁绍,按照此时的礼法,确确实实是一个大孝子。
袁绍最初为郎官,后为濮阳长,因为母亲去世去职,丁忧三年。三年期满,本该起复,他却“追感幼孤,又行父服”。这个父,就是他的嗣父,宗法之父袁成,而此时袁成早已经去世多年。
袁绍之名,由是开始显著海内。
若是如此,倒也没什么,毕竟孝道乃是中华传统美德。但是,接下来他做的事情,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服阙六年毕,袁绍依旧不出事。
有人也许会说是不是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可是也要看到,他的生父袁逢、叔父袁隗在桓、灵年间一直都是在担任两千石以上高官,甚至多次出任三公。
除了养名,别无它意!
在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件事情,迁徙至洛阳隐居。
没错,隐居在洛阳!
洛阳是何地?大汉帝国的都城,天下之中心。
你又见有哪个隐士会隐居在一国之都的?
若是袁绍真心隐居倒也罢了,赞一句”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也就罢了。
可是他呢?隐居其间可是相当不安分。
“爱士养名”,这是《后汉书·袁绍传》中明确记载的。
袁绍的家门,几乎每天都会有宾客上门拜访,他更是来者不拒,不论贵贱,都折节下交,于是宾客“莫不争赴其庭”,“輜軿柴毂,填接街陌”,想和他结交的人一直排到了大街上。
这是一个隐士吗?
只怕就是三公的大门口,也没有如此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残汉再起】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 赵忠的手段〗地址https://m.zuimeng.net/51/510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