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典签(1/2)

殿中热闹的气氛顿时一滞。

人人皆知巴东王性情乖张,喜怒无常,此时见他突然变脸,都不敢再说话,也不知道王扬到底哪里惹到王爷了。

谢星涵、乐湛等和王扬有交情的人,则不免为王扬担心。

王扬对巴东王擅长“变脸”可是深有体会。不过经过这两次的接触,他有点摸到了巴东王的脉。当下不慌不忙地说:

“王爷如果看不惯,那就当是‘厚颜无耻’的颜就好了。不过这样也不好,孔圣首徒之姓,岂能与如此恶词重叠?!为表尊重,这个词得改,还有奴颜婢膝、靦颜天壤,更是不尊圣贤的悖逆之语!应当一并禁绝!”

众人听王扬当面暗讽巴东王,都吃了一惊!

谢星涵秀眉紧蹙,面露忧色。

她与王扬相识以来,深知他为人方圆相济。圆滑的时候没什么脾气,玲珑轻武,不会骑马者多矣,至梁朝时甚至出现过士大夫畏马如虎的现象。故而王扬敢直承不擅骑马。

巴东王听王扬是因为这个理由才面露为难,表情一松:“这有什么,又不要你赛马,你来玩就是了。”

王扬拱手:“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巴东王喜道:“来呀!把前日送进来的那坛宜城春拿来,让之颜尝尝!”

宜城春是当时有名的美酒。

曹植《酒赋》云:“酒有宜城浓醪,苍梧漂清。”

这后半句说的是苍梧郡的竹叶青酒,前半句指的就是宜城春了。

王扬旧日读书,早闻此酒大名,此时老坛启封,酒香熏面,不由得喉动。

巴东王让侍者给王扬和乐湛等三位上纲倒酒,举杯笑道:

“诸位,这宜城春是从华山郡送过来的,据说全是用金沙泉水酿制,总共就运过来这么几坛,没分到的可不许生怨。”

众人哄然而笑,都道不敢。

巴东王又道:“等今年岁除大宴,本王备百坛宜城春,让诸位喝个痛快!”

四座皆举觞称颂,气氛热烈。

正当大家对饮之时,王府的一名下人急匆匆入殿,在巴东王耳边说了一句,巴东王脸色稍变,随即一声轻笑:“让他进来吧。”

一位身着黑色官衣,头戴平巾帻的瘦高男子走了进来,殿中所有的喧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突然掐灭,全场为之一静。

此人身材极瘦,颧骨高耸,双颊深陷,表情严肃,一进来便与整个富丽热闹的酒宴格格不入。

这便是荆州的典签官——吴修之。

南朝多以宗王出镇地方,尤其是军府之州,刺史权力极大。为了加强掌控,监察诸王,故设典签官以督之。

典签品级低微,一般由寒门充任,但为朝廷委派,受天子直辖,权力不小。不仅有密启专奏之权,还获准定期还都,君前私奏,上查宗王之过,下纠官佐之失,故为众官所惮。

如果出镇的宗王年幼,典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享有监护之权!

当今天子第十一皇子,南海王萧子罕九岁时镇琅琊郡,曾经想出去游玩,被典签所阻,回去哭着对母亲说:“儿欲移五步而不得,与囚何异?”

虽是孩童抱怨之言,但也可以看出典签官的威势。

吴修之做典签已久,为人严苛强悍,此前做过十皇子西阳王萧子明的典签,把这个当时还不满十岁的小王爷整得见到他就怕。到了荆州行事风格不改,已经告了巴东王两次黑状。他这一进殿,就如自带霜雪般将宴会欢快的气氛瞬间封冻。

巴东王靠在凭几上,不咸不淡地说:“是吴典签来了,来人,看座。”

吴修之板着脸:“王爷今日设宴,为何不请下官?”

“忘了。”巴东王一副无所谓的神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冒姓琅琊】最新更新章节〖第119章 典签〗地址https://m.zuimeng.net/519/51942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