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我的家园 第一章 鬼子来了(1/6)
更加辉煌
第一部我的家园
第一部我的家园第一章鬼子来了
水蓝星新历1992年的盛夏,华夏共和国的各学校陆续开始放假。
刚过午饭时间,南江市位于扬子江边的赵丁乡,放下饭碗的村民和少年男女们满怀热情,三五成群地笑谈着,顶着灼热的太阳,到正在建设的住宅工地上帮忙。赵家新修好的祠堂外广场周围的香樟和银杏树荫下,只有零星几位耄耋老人散座在藤椅上喝茶闲聊,不远处,一位背着粉色背包,身着湖水绿连衣裙、如出水芙蓉般精致、妖娆的少女缓步走来,对着其中最年长的老者问好道:“爷爷,下午好,好的啊,我来听您讲故事了。”
“哦,乖孙媳妇,越长越是俊俏了,快坐下,来,喝口茶,你真的想写故事?”老者俯身亲自端起紫砂茶壶,翻过一只扣着的茶盏,为少女倒上一杯绿茶,看到少女坐下后从背包里取出笔记本和录音机,轻声问道,另外几位老人也起身将藤椅搬近,微笑着与少女点头打个招呼。
“对啊,赵宏哥哥要我们年轻人都记住那段历史,将来还要拍成电影呢。”少女与其他老者问好后,用如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嗓音道,她将笔记本打开,手里捏着一支圆珠笔,仰起俏丽的脸,期盼地看着眼前的老者。
老者看着少女,又环视看看其他几位,低头沉思了良久,脸上的皱纹也变得更加紧密,当他的头再次抬起时,眼神越发显得深邃,满脸的沧桑和落寞:“唉,也好,我就给你讲一讲,起来那话就长喽。”
“来我们赵家这一脉始于少林俗家五祖之一赵德芳,所以家里一直传承着五祖拳、罗汉桩、少林长拳等功夫拳法、刀法,人丁也很望。但在满清皇朝的晚期,因为各种战乱,家族也就散了,到了你太祖爷爷一辈,参加了义和拳,也做了一段时间的土匪头子,后来世道变了,看到民国时期到处都是枪炮,太乱了,军阀割据相互打仗,就四处寻找聚拢赵氏族人,凭着家里的老底子和抢掠到的财物,一起移居到东鲁省临近海边的紫阳城西南的群山里,建造了几十幢房子,外面造了个土围子,在山谷里开荒种地,取名赵家村。
我的爷爷娶了三个妻子,生养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到了男孩子成年后分家,按照家规和他老人家的吩咐,我的父亲赵恒丰作为老大,留在了赵家村,做粮食、私盐和布料生意,而二叔赵恒勤则在徽省的大别山西麓建了个赵家湾,也就是一个地主、矿主,三叔赵恒利带了几个族人到关外做皮草和药材生意,还娶了当地一个大掌柜的女儿为妻,表面上是个生意人,实际上他就是个土匪,在当面客气地称呼他们为掌柜的,背地里都叫他们绺子或者胡子。
虽然世道艰难,各地军阀都在打仗,争权夺利,但一是我们居住在大山里,二是靠着大家的努力,日子还算太平富足,后来陆续地有很多外姓的流民也要求在此定居,我爷爷都收留下了,并给他们建造了住房,分了土地给大家耕种或者一起做买卖。爱琳呐,你家的太祖爷爷柳方佳是个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专门配眼镜,也是那个时候到赵家村定居的,具体是什么时候也记不太清楚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我的爷爷病世没多久,我三叔在关外得罪了东洋鬼子,连带他亲家几口都被枪杀了,他的妻子带着一个女儿,还有他的大舅子丁奎与几十个丁家族人和一起做买卖的伙计等人逃离,辗转来到了赵家村,我父亲在与族人商议过后,与丁奎歃血为盟,结拜为异性兄弟,而赵家村也在那时改名为赵丁村。”
历史回转到年……
盛夏时节,公鸡开始打鸣时,天边已经吐出了鱼肚白,勤劳的赵丁村各家各户开始升起炊烟,忙碌的一天就要开始。
土围子里的最中间是条的商户聚集街,共六家的店铺,有卖调料、布料、药材、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更加辉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部 我的家园 第一章 鬼子来了〗地址https://m.zuimeng.net/65/65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