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标准化战列舰(2/3)
。至于其它国家的战舰吗?给钱给的多的直接弄两个分仓, 给的少的一个分仓了事。航速方面从21节的标准无畏到24节左右的快速战列舰都可以满足,再快的话恐怕就不行了,到了一定的速度,每增加一点,代价都会很高。如果客户非要让战舰跑到27节以上的话,那就只能重新设计一款战列巡洋舰了!
如果说火力方面没有什么猫腻,动力布局方面有点猫腻,那么防护方面就都是猫腻了!首先在装甲带布局方面,华夏共和国为自己生产的战舰采用的是历史上大和级的装甲布局和维内托的布局优化后的产物。首先,主装甲带的高度是必须保证的,垂直高度要达到5米,同时装甲整体倾斜18度。装甲厚度。这分成两个部分60mm的外层装甲和的主装甲。外层装甲用于磕碎被帽而内层则用于防御脱掉被帽后的炮弹。
其次在水平装甲方面,华夏采用的是大单层装甲板与上次结构钢板相配合的防御方式,上甲板是两层造船钢轧制而成的,总厚度在40mm左右,用于破坏水平方向射来的炮弹被帽。这一部分虽然用的是造船钢而不是装甲,但是同样可以起到破坏被帽的作用,同时也省钱了。而主水平装甲的厚度是弹药库厚度是。历史上单层大厚度装甲的防御力要比多层薄装甲要好,所以徐杰直接采用了单层大厚度。
而水下部分的设计就更加复杂了。华夏自用战舰是主装甲一直延伸到船底,其中在水中弹可能射入的水下5米左右的深度有一层大厚度高弹性钢板,其厚度在70mm左右。倾斜角度在15度左右。能不能防住15寸水中弹这个没准,但是抗住14寸问题应该不大,毕竟14寸炮弹威力较小而且现在还没有国家研发专用的水中弹。
而防雷方面,华夏共和国综合了后世的美国多层防雷体系和德国的细分隔舱体系。在尽量保证大纵深的情况下,将隔舱分成4层,分别是空仓、液舱、液舱、空仓。纵深最大处达到5.5米左右。同时为了防止主装甲带被摧毁进水,主装甲后的部分也必须细分隔舱。而且进入这些隔舱只能从梯子从上下进入,隔舱之间左右是不相通。这样复杂的水下防护结果自然会导致吨位上升,不过此时华夏共和国已经不缺这点小钱了,作为打算用几十年的战舰,设计上自然要精益求精!
至于说外卖战舰吗,那就完全看对方给的钱多少和两国之间的关系了。首先装甲带高度问题就有可能掺水,要知道历史上国王级的主装甲带高度才3.8米。如果对方给的少的话,直接降到4米也是有可能的。再低点?3.2米也够用。而且绝对不会采用双层装甲,至于是否倾斜的话,这个也看情况,给的多就弄成倾斜装甲,给的少就一个大直板。
水下防护就更是这样了,最后一层高弹性钢厚度一般原则上不超过50mm。分仓也不会像自用战舰那么多。纵深也许会有一些,但是一般而言会采用德国式的空仓-液舱的布局,将整个水下防御体系简化成两层。能抗住一发100+kg装药的鱼雷或者水雷就可以了,何必弄得那么先进。反正也不是自己用。
这一级战舰在主装甲盒的范围内是不会安装穹甲的。这种浪费重量的布局已经被脱被帽设计所取代。华夏自用战舰的装甲盒长度将占整艘战舰的60%。后面传动轴部分将会是标准的穹甲设计,并且在舵室会有强化防御。在这里会设计有标准的垂直和水平防护。而在船首,将有的垂直装甲用来抵御诸如8寸和9.2寸级别火炮的攻击,防止在交战中被对方的副炮和次等主力舰将首尾打成筛子。以至于储备浮力丧失。导致严重的首倾。
至于造价方面吗,在徐杰看着这样一艘战舰用好了都可以单挑历史上1918年前的伊丽莎白女王了。(历史上的女王并不像大家想想的那么nb,首先一个问题是女王本身就超重,导致3米高的装甲带没露出多少,炮座只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五十二章 标准化战列舰〗地址https://m.zuimeng.net/7/778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