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刘老爷子的医术(1/2)
江慧嘉有心观察,一时就看得入神。其余围观者中有凑热闹的,这时看刘老爷子施针,虽然未必能看懂,可也知道如今是关键时刻,因此整个大堂内又是一片安静。即便先时还有忍不住悄悄议论的人,此时也都自觉地住了声息。江慧嘉眉心胀痛得厉害,为了转移注意力,她一边仔细观看刘老爷子施针,一边思维乱跑,想得就远了。她想着中医的发展,中医的发展源远流长,甚至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历代以来,中医的传世名医不在少数,还有许多医者,虽然未必能青史留名,可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成就,依然是许多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就如此时这位刘老爷子所施展的回阳八针,在现代,又有几个中医能施展出来?而江慧嘉虽然自认自己在回阳救逆方面的针法不会比刘老爷子差,可她在现代接受的却也不是一般的传承。她的启蒙老师江老爷子在现代被称为一代神针国手,在针灸方面,江老爷子是世界顶尖的!而眼前这位刘老爷子,却只是粟水县名医,别说世界级了,就是国家级他都没有达到,两边简直不具备可比性。这其实却是江慧嘉想差了,她还以为刘老爷子这样的针灸水平在大靖朝随处能见呢,却不知刘老爷子也另有非凡来历,自然就高看了整个大靖朝的医疗水平。不过这样的误会倒使得江慧嘉在后来很长一段日子里行事更谨慎了,这又是后话。却说刘老爷子给伤者施了针,那厢却见刘思源不在后头熬药,却又跑回前面来了,不由得斥道:“怎地如此跳脱?也不照管着药炉?”刘思源笑嘻嘻道:“爷爷难得施针一回,我怎能不好生看着?药炉自然有人管,爷爷别担心,孙儿这就去取了人参附子汤来!”原来这个小学徒打扮的少年竟是正经的刘家子弟,是刘老爷子嫡亲的孙儿!他说了话,一溜又往后头跑。边跑还边转头看了江慧嘉一眼,江慧嘉被他看得有些奇怪,当即略微回视过去,这少年却又忽地一缩脑袋,把头转到另一边,跑远了。就在这时,原本躲得远远的张氏忽地凑了过来,她就挨到江慧嘉耳边,压低了声音,用略有些夸张的语调道:“三弟妹,这缝人肉跟缝衣裳真一样?”江慧嘉淡淡道:“大嫂下回可以试试。”张氏就一缩脖子,撇了嘴,微斜了江慧嘉一眼,倒不说话了。又过片刻,里头传出一声:“人参附子汤来啦!”这边刘老爷子忽然目光一凝,双手同时起落,他十指连动,不停弹在仍旧插在伤者身上的银针针尾上,远看去,十数根银针一齐抖动,连成了一片残影。又过片刻,原本深度昏迷的伤者喉间竟细细地逸出了一声**,他连着**几声,眼睛就抖动着睁开了!伤者醒了!他几个同伴一阵激动,俱用感激而又仰慕的目光看向刘老爷子。刘老爷子袖手一收,撤了银针,又一摊手道:“药来!”那边刘思源已经端了药过来了,他殷勤道:“爷爷,我来吧。”说着,小心顿到了伤者身边,喂他喝药。伤者已经醒了过来,此时神智上虽仍旧有些模糊,但已经会配合吃药了。到这一步,这人算是初步脱离了危险期,接下来就不是要急救,而是需要后续的调养了。刘老爷子道:“把人抬后院去,且再看着,好好养几日再说其它。”他被身边童子扶着站起了身,这边自有医馆里做事的人过来抬伤者往后院去。张大夫紧跟在伤者身边照看着,又有伤感内症科的龚大夫,千金小儿科的刘大夫也跟着一起。此时的中医虽有分科,但其实并不严格。只是因为历来医学知识太过浩瀚,而大多数的大夫要么是精力有限,要么是传承有限,又或是两者都有,这才多半只能专攻某些方面,因此形成了分科。而实际上,中医界最多的还是一些万金油大夫,也就是什么都会一点,而又什么都难精的那种。像悬壶堂这样分科仔细的反而少见,这也是粟水县内悬壶堂能一枝独秀的原因所在。旁的医馆往往只能有一个大夫坐诊,悬壶堂却光是日常的坐堂大夫就有三个。更不必提在这背后,犹如定海神针一样立着的刘老爷子,以及整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荣医】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刘老爷子的医术〗地址https://m.zuimeng.net/79/791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