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无法逾越的屏障(1/3)
1951年4月7日,德国,汉堡
依然是墟而不废的城市,依然是绚烂残酷的战火,依然是险象环生的氛围,黑色的硝烟在空中翻滚,猩红的血水在地面流淌,炽烈的火球随时吞噬一切……在这座港口城市一千多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时期发生过如此高密度的激烈战事。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苏维埃的红旗与德意志的三色旗如同白昼与黑夜轮番交替,但这种变化并非自然规律,而是用万千将士的骸骨堆积而成。这一次,苏联军队自东向西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新组建的北德方面军在攻克吕贝克之后分兵两路,一路向北进攻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一路向西进攻汉堡和下萨克森地区。在德国北部的战略版图中,汉堡的地理位置如同十字路口,又是海运的重要输入港,自然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相继攻克魏森贝格、阿斯伦堡等地后,苏军临时整编的进攻集群——第2突击集团军,于4月初兵临汉堡城下。鉴于前一次汉堡不莱梅战役的教训,苏军未以装甲部队强行攻城,而是以空军和炮兵实施火力清扫,再以重装甲车辆协同步兵攻入城区。
战前拥有百万人口的汉堡是一座不可折不扣的大都市,它安卧于森林和河流之间,既有郁郁葱葱的植被,又有纵横交错的水网,城区与城郊各处由上千座桥梁连接,地形十分复杂。进攻开始后,苏军轻车熟路地切断了汉堡城区与外界的陆上联系,并以空军和远程炮兵封锁德军的海上通道,而德国守军则主动放弃了阿尔斯特河东岸地区。在现代化的战争工具面前,一条普通的内陆河流已不能称之为“天堑”,利用各种架桥、渡河工具,苏军一夜之间即在阿尔斯特河西岸的城区建立了十多个桥头堡,但这些楔入德军防线的桥头堡非但没能撕破德军防守。反而成为苏军指挥官运筹帷幄的掣肘——为了抵御苏军的轮番轰炸和炮击,德国守军构筑了大量的坚固工事,从而在苏军的火力压制下保存了有生力量,并在苏军初步渡河后发动强有效的反击。将苏军多处桥头堡的部队逼入绝境。为了避免前线部队成建制损失带来的放大效应,苏军不断向这些桥头堡增派兵员,并在附近区域发动攻势以牵制德军反击。十年来,苏德军队已在各种战场展开不计其数的交锋,战术可以改变,但作战方式和习惯思维并不难捉摸,德军指挥官们显然预见到了苏军的应对策略。仅在汉堡的中心城区,德国守军就连续挫败了苏军的多次强击,将三千多名苏军官兵压制在内阿尔斯特湖(阿尔斯特河流经的宽阔水域被称为“湖”)西南部的小片城区内。为了制作这个精妙的“捕鼠笼子”,德军将美制155毫米和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置于地铁隧道内,通过隐蔽发射口对外射击,加上使用小型车辆搭载火箭炮的德军机动炮兵,不分昼夜地压制苏军部队并封锁河道。
咬住了苏军的鼻子,还得要抵住苏军的拳头。经过长期战争的积累。苏军逐步摸索出一套行而有效的城市攻坚战术,勇敢老练的步兵和得心应手的近战武器,皮糙肉厚的重型坦克和火力凶猛的重型突击炮都堪称法宝。此次围攻汉堡。苏军尽遣主力,以步兵和两栖战车渡河之后,笨重而结实的is2、is3、is4型坦克很快借助浮桥驶抵桥头堡,而被老兵们称为“斯大林铁拳”的isu122和isu152重型突击炮亦从河畔向对岸目标实施直射,重磅高爆弹能够穿透浑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摧垮德军的防线工事。不过,战争是武器技术发展的天然催化剂,许多几近完美的武器都难逃落伍的命运,以第三帝国的“末日技术”结合美帝的工业产能,大量新型武器成为德军官兵对付苏联人的有效工具。一套总重28.6公斤的x9型线导反坦克火箭。两名接受一周专门训练的德军步兵,就有机会干掉一辆耗费5万工时和四十多吨金属的苏军重型坦克,然后钻入废墟逃之夭夭。在苏联空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德军继续着独特的机动炮兵发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帝国苍穹】最新更新章节〖第98章 无法逾越的屏障〗地址https://m.zuimeng.net/85/8580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