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3)

先生做了妾那才叫屈才呢!做妾能有什么出路,指着给男人生两个孩子,将来老了也未必就能在自己跟前尽孝了,不过就是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说句实在话,换了我也是不愿意的,张妈妈说的倒是有些道理,想长进的姑娘就不能存着做妾的心思。”老侯爷一辈子没纳妾,徐老太太过的舒心坦荡的,对于那些自甘做妾的女子,也有些自己的看法,如今被张妈妈又这样提了一句,也越发觉得赵菁上进懂事。

徐思安一直静静的在一旁听着,见徐老太太对赵菁依旧是赞不绝口的,顿了半日,忽然开口道:“既然母亲也觉得赵先生不错,那等从庄子上回来,就派人去赵家提亲吧!”

“什么?提亲?”这下轮到徐老太太和张妈妈大吃一惊了。

赵菁在家里住了一日,闲来无事便往醒月楼去坐坐。大雍虽然民风保守,却也比赵菁想象中好很多,女子也并不是只能在后宅中出不了门的。

醒月楼隔三岔五也会请了戏班子的人来唱戏,南腔北调的都有,京城里的太太奶奶们也很喜欢,因为比起京城惯有的地方戏新奇一些。

朱姑姑领着赵菁往后院戏台子这边来,这戏台建在水中,左右又九曲廊桥通过去,如今开了春,天气暖和了起来,她这儿的戏台子就又热闹了起来。

“我这次请的戏班子,可是南边秦淮河边上有名的戏班子,他们来了京城,正找地方落脚,就被我给捷足先登了。从初一开始,每天两场,场场都是爆满的,你瞧见那些人了没有,有的人一连听了三天,都不嫌腻味的。”

赵菁顺着朱姑姑的视线瞧过去,一抹玫红色的身影坐在二楼回廊的鲛绡纱内,兰花指拈起一颗瓜子,略带慵懒的嗑着。

“这不是以前太后娘娘身边的绣云吗?”

“可不就是她,给广安伯世子做妾的,当初广安伯世子求娶她的时候,是说家里的正室快要病死了,说她过门不过一两年就能扶正,谁知道竟是哄她的,广安伯世子夫人活的好好的,如今又生下了嫡子,她旧年也怀上了一个,也不知道怎么孩子没保住,就这样一直到现在也没了个消息。如今每日里闲着就往我这边跑来听戏,我打听过了,她在广安伯府不过每月三两银子,只怕过不了多久,她从宫里带出来的那些体己就要被挥霍一空了,也不知她到底想些什么?”

赵菁听了这话也不过就是叹了一口气,当初既是嫁进去做妾的,总也要有两三分的警醒,就像嫁入摄政王府的那些人吧,谁不是盼着王妃有朝一日去了,能腾出个位置来给自占着的,可事到如今,王妃虽然病重,却还依然活着……盼着人死,总不如规规矩矩的不想那些花花心思的强。

赵菁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接话,那边朱姑姑倒是又笑着问她:“你在武安侯府如何?那几个孩子可还管得住?若是实在让人头疼,我这里正有别家下来的帖子,倒是一户不错的人家,家里也不过只有一个闺女,年纪又小,只怕比武安侯府的那几个孩子更服管些。”

赵菁虽然没打算从武安侯府离开,可听了这话也难免好奇了几分,要知道让朱姑姑赞家世好的,整个京城也未必有几户人家了,赵菁便好奇问道:“是哪家?”

“这户人家你必定是知道的,是国舅爷家,国舅爷有个闺女,如今五岁了,他们家老太君便想着找个女先生回去,从小教那孩子宫里的规矩。”

朱姑姑说到这里,赵菁心里已是了然,虽说太后娘娘如今已是开始操心为小皇帝立后的事情了,但将来魏家女,必定还是会成为后宫的一份子。其实赵菁心里还是有些不明白的,魏明箴是堂堂的探花郎,又有魏太后在后宫坐镇,他的女儿便是不进宫,魏家也不会就此失势,这么小的年纪就要为进宫做准备,说起来连赵菁都觉得心疼几分。

“姑娘才五岁,这又是何必呢!”赵菁悠悠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侯门继室养儿经】最新更新章节〖第72章〗地址https://m.zuimeng.net/99/999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