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八股(2/3)

之于民还得用之于民。”

说完之后徐灏笑了笑,这里怕任何一个人都足以教育他三天三夜了,也不必他来多费唇舌,施了一礼后转身而去。

解缙微笑道:“徐都督提倡的图书馆大善,比之私人的藏书阁更加有益于民,平民百姓和寒门子弟皆可以借书习,此以往不愁后继无人了。”

杨士奇点头道:“敝帚自珍无益于国,圣人提倡有教无类。我很赞同徐都督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权利,非要分出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好比魏晋时期的寒门无上品,到了唐代,高门大阀注定逆天而亡。

所以为政当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向前看,借鉴前朝兴亡从而革除弊端。读书人的敝帚自珍就和固执于古礼一样迂腐,方孝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大明不能重蹈其覆辙,八股到底应不应该保留,希望诸位同仁能仔细斟酌,经筵上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徐灏并不知道即使没有他的推动,以如今朝堂上开明轻松的气,即使没有内部和外面的双重影响,很多事情都自然而然发生了很奇妙的化反应。

首当其冲就是朱元璋制定的八股,徐灏一直认为是最令他头疼的难题,却忘记了这是明朝初年,八股不过刚刚盛行了几十年而已,整个士林对于八股一样毁誉参半,不过是因太祖皇帝的威严,强行让天下读书人听命。

八股并非是一无是处,是从唐诗宋词承袭下来的章格式,目前的科举考试,对八股的要求其实并非很严格,作一首与众不同的诗词或一篇有见地的章,都可以脱颖而出,得到主考官的欣赏。

完全不能自由发挥的八股,则是在明成化二十三年,被一群受益于八股熏陶的大臣提倡,从而沿用至满清末年。

每年都有人反对考八股。建言废除,但就像后世的高考一样,总得有个标准答案吧,八股合理就合理在这上面。对于大多数子来说。是相对非常公平的,非是为了禁锢思想。只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

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好处,可皇帝也不希望培养出一群迂腐官员。八股内容空洞,专讲形式主义,扼杀了人的创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令人穷尽一生精力只为了专研八股的写法,缺乏对政治,社会的实际了解。

类似杨士奇和解缙,一个明明才华横溢却屡考不中,和清代蒲松龄一样对八股非常不满,类似的人太多了。考不上自然会对科举满腹牢骚。而解缙则是八股的受益者,少年得志。

废除了八股就一定能富国强兵?徐灏知道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朱元璋为何制定八股?就是被当时的人们给折腾恶心到了,一篇奏折洋洋洒洒数万字还未切入正题,这令一日不曾懈怠政事的朱元璋来说。自是恨得牙痒痒。就和毛太祖提出反对党八股一样,都为了把章写得精短一些,节省处理政务的时间。

总之徐灏清楚再没有基础科之前,废除八股乃至四书五经有个屁用?拿什么来代替?再说这玩意实在是太深奥了,比当皇帝都累。

今日是大年初四,唐富贵一早就跑到了杨家,唯恐起来晚了,二位哥哥都到他家。

人一到,邬斯身穿一件崭新的士衫,外罩裘皮,携带五十两银子来了,姚远随后也到了。

杨稷出来后说道:“前晚说接瞎姑子来玩的话,怎么样了?我和二弟说好了在我家汇合,然后一起去你家,你倒是先来了。”

说完之后盯着唐富贵的反应,杨稷大笑道:“像是有人不许么?为何三弟这个模样?”

唐富贵涨红了脸,前晚鼻子都被打出血了,是以第二天找了个借口休养一日。

邬斯见他吃瘪也大乐,拍手笑道:“此乐事也,贤弟何怒之甚乎焉?必有故也而勿隐。”

唐富贵气愤愤的叫道:“你们两个怕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平凡的明穿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三十四章 八股〗地址https://m.zuimeng.net/0/3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