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强军之道(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军委会这个词,大臣们一听有些懵逼。 但慢慢一想,还是大致能明白意思的。 很显然,这是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管控。 军委会下分属有兵部、监察院、五军都督府。 这个改革也明显是从京畿开始,并未牵扯到地方的卫所,也没有牵扯到九边。 兵部在这里面的角色就是调兵和后勤。 实际上兵部的调兵奏疏必须上到内阁,由内阁审批,再到司礼监签字生效。 五军都督府就是指挥作战的部门。 相当于崇祯的参谋部和指挥中心,一旦打仗的时候,五军都督府除了做战略部署,还要派出武将领兵打仗。 本来五军都督府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打废了的,以后大权旁落到兵部。 现在崇祯这么玩,就是想将指挥权重新划归到五军都督府。 为什么要这样做? 兵部都是文官,过分的让文官去指挥打仗就是在扯淡。 明朝历史上经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奇葩现象,本来一场战争绝对胜的,硬生生被文官给打废了。 鉴于前唐武将割据,大明让文官掌权也算合理,但现在崇祯的这一套,即让文官不干涉军队的指挥作战,也基本消除了武将私有化的可能。 为什么? 武将割据,无非就是将军和士兵长期待在一起,将军可以私自招募士兵。 但现在不可能,募兵一律兵部来。 监督军队一律监察院来,有军事法庭做威慑,有宪兵做思想教育。 宪兵司不能干涉军队作战,只纪律即可。 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打仗的时候武将们的发挥了。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后世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是这种配置。 监察院分有宪兵司和军事法庭,宪兵司其实相当于政委。 干什么的呢? 给军队宣传政治思想和监督军纪的。 鉴于历史上太监监军没一个办成事的,而且一旦太监出马,必然是军权在手,真正的将帅被压制住,这样对作战影响太大。 所以崇祯在这里没让太监牵扯进来。 倒是大力培养宪兵司。 如何培养? 进入北京军事学院学习。 什么绝对忠于天子,绝对忠于大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玩法,全部被崇祯给搬了上来。 最可爱的解放军是在后世才出现,所以崇祯干脆把岳飞的岳家军例子给搬了出来。 岳家军是什么? 那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那是钢铁雄师,每一个人都有钢铁一样的意志,就算冻死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 这是岳飞给后世军事立下的最伟大的榜样。 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打胜仗。 那么宪兵司要做什么? 宪兵司要将学到的理念,全部灌输给一线的士兵,并且以这样的标准来去管理军队的军纪。 除此之外,所有的军官也都必须定期去北京军事学院上课。 为此,李邦华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兵家典籍全部翻了出来,打算送入北京军事学院。 并且,在北京军事学院里,还专门成立了火器科。 在这里传授火枪、火炮等火器的使用教学。 为此,崇祯专门将在辽东的一个专家调了回来。,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谁? 孙元化! 孙元化,是明末难得的火器专家,在火器方面的成就,不比徐光启差。 可惜在正统历史上,孙元化因为孔有德等人叛变而受到牵连,被崇祯砍的脑袋。 这事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穿越者崇祯自然不会这么玩了,这种军事科技人才,打着灯笼都难找,怎么舍得砍掉! 不仅如此,他还专程召见了孙元化,并且对孙元化以往的工作表示盛赞。 随后,崇祯给了他一个兵部郎中(司长)的职位,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145章 强军之道〗地址https://m.zuimeng.net/404/404488/145.html